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朕当外室那些年 第 13 章

第十三章

夜幕降临,涌金园中亮起灯火。

金梧秋早早被九娘请到了饭厅,两只茶炉被搬上了桌,精致细小的枣核碳当场点燃,一个茶炉上放紫砂锅,一个茶炉上放白泥砂锅,周边还有各种新鲜蔬菜,跟打边炉似的团团包围。

“东家,这锅是我精心为您炖煮的佛跳墙。”九娘献宝似的指了指紫砂锅,因还未到火候,并没有立刻揭锅向金梧秋展示。

“另一个呢?”金梧秋点了点头,问另一个白泥砂锅。

这一锅九娘倒是没卖关子,直接揭盖,竟是一锅澄黄见底的汤,表面有些许浮油,清香扑鼻。

“吊了足足四个时辰的老母鸡汤,待会儿东家吃过佛跳墙,我用这锅鲜掉眉毛的鸡汤给您下面吃,旁边这些都是面里的配菜。”九娘倾情解释。

金梧秋听到‘面’这个关键词后,立刻明白了九娘的用意,这还是在点她昨晚吃了别人做的面,今天说什么都要把场子找回来。

唉,她真的很想告诉九娘大可不必!

昨晚她真的就只是吃了一碗极其普通的面,味道绝没好吃到会让她念念不忘的地步。

只当没看懂九娘的举动,金梧秋爽快的给了她个赞,九娘对此很满意,越发麻利的捣鼓桌上的吃食,过了一会儿,紫砂锅的气孔里冒出了热气儿。

九娘揭开庐山真面目,同样是黄的底色,金梧秋做的那锅连狗都嫌,这锅却看起来色香味俱全,看得见的鲍鱼、海参、肉皮、蹄筋、香菇、鱼片、瑶柱和鹌鹑蛋。

“所有食材都是我亲自去集市选购的,用高汤加福州老酒小火慢煨,这一碗可谓精华之精华。”九娘一边盛一边解说,她已经很久没做这种繁琐大菜了,难免有些激动。

金梧秋问:“用的高汤?没有大骨吧?”

小时候金梧秋随父亲走南闯北,曾无意闯入一个边境高山村落,那村人竟将人尸与猪骨牛骨同炖为食,得知真相的金梧秋吓坏了,从那之后就有了心理阴影。

切成块和片的肉,她稍微能吃一些,但对大骨和用大骨熬成的汤都敬谢不敏。

九娘摆手道:“我自知东家口味,不会用大骨的。东家快尝尝。”

说完,九娘看着金梧秋,满心满眼期待她的评价。

金梧秋正准备开吃时,就见饭厅走入一人,他长身如玉,俊美无俦,身上穿的仍是金梧秋为他准备的那套素雅衣衫。

祁昭自然而然的坐在金梧秋对面,指了指她面前的汤碗,眉峰一挑说:

“看着还不错。”

金梧秋愣了片刻神,很想跳起来质问他怎么又来了,然而真实情况是,她很客气的把面前的汤碗递给了这位不速之客,成功收获了他一句‘多谢’。

九娘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为东家盛的第一碗汤到了别人手中,那人倒是比东家干脆,拿到手就吃了起来。

“东家,这位是?”九娘不确定的问。

“呃……”金梧秋不知该如何回答,正犹豫时,祁昭便坦然的介绍了自己:

“我是你们的东家花重金聘来的夫郎。我姓谢。”

这个答案跟九娘的猜想差不多,她昨夜虽然早早出门逛夜市了,没亲眼见证东家找夫郎的过程,但白日已经听人说起过。

“谢公子好。”

九娘见自家东家虽然神情有些尴尬,却没有否认,于是对祁昭行了个礼。

祁昭点头回礼,将吃了几口的汤碗放下,之后便不碰了,转而将目光放在另一个白砂锅上。

九娘不禁问:“谢公子怎么不吃了?是味道不好吗?”

祁昭见她问得真诚,遂也诚实作答:

“味道尚可,却不正宗。”

九娘已经很久没听到有人说她厨艺不正宗了,当即按下被冒犯之心,不耻下问:

“愿闻其详。”

祁昭揭开白砂锅,见到内里澄黄的鸡汤,一边思考要不要把锅周边的菜放进去,一边随口回道:

“汤中无骨,鲜味不足,菇子也不是福州盛产的花菇,口味次之。这锅准备怎么做?”

九娘没想到自己这锅佛跳墙唯二的两个缺点被人精准无比的尝了出来,并不恼火,反而觉得对方没有敷衍,见他对白砂锅感兴趣,遂言:

“准备下汤面,这些都是配菜。”

金梧秋觉得挺好,反正她对吃食的要求不高,越简单越能吃出食物本味,谁料祁昭却摇了摇头,说:

“别下汤面,拌两碗鸡丝凉面吧,这些做烫菜。”

金梧秋觉得他的要求有点多,不禁说道:“这时候了,哪来的鸡丝?太麻烦。”

祁昭没有回答,而是把目光转向桌边站着的傅九娘,九娘心领神会道:

“不麻烦!鸡丝是现成的,二位稍等便是。”

九娘没有胡说,她今晚做的两锅汤底都是鸡汤,鸡肉确实是现成的,只是平日里东家口淡,又不喜麻烦人,好不容易遇到个肯对她提要求的,九娘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