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第 3 章

他刚坐下,打算吃口饭,就听见一阵噔噔噔的脚步声,一个半大少年跑了进来,还不等他看清楚,就跟小炮弹一样冲进他怀里。

“大哥!你别死!你死了爹打我就没人拦了!”嘹亮的童音响起。

朱标把小孩从怀里薅出来,一眼就认出这是下下任皇帝judy。

“小四啊,你冒冒失失地作甚?”他板着脸。

朱棣丝毫不怕,又往他怀里钻,惨兮兮道:“哥!他们不让我来看你,还让我在大本堂读书,背不过来就打我!你看我的手,肿的跟馒头一样,他们趁你不在欺负我!”

身后跟着的老夫子:……

没说来教皇子上课是个高危要命的活儿啊。

“臣宋濂、学生国琦拜见太子殿下。”两人上前来行礼,齐齐跪下。

“起来吧,不必多礼。”朱标慢条斯理地给朱棣手掌伤处擦着药油,看着小孩手肿的油亮发红,便皱着眉头问:“朱棣犯了什么罪,叫谁打的?”

看着他眉眼阴沉,朱棣顿时得意地翘起尾巴:“哈哈让你们打我!我就说了我哥会护着我。”

宋濂弯腰行礼,躬身道:“回殿下,四皇子在上课期间溜出大本堂跑到练武场上拿了红缨枪回来,说是要诛杀臣等酸腐。”

朱标垂眸,看向眼神晶亮的朱棣,有些头疼地捏了捏眉心,含笑问:“朱棣,宋先生所言,可属实?”

朱棣本来有点害怕,见自己大哥不生气,顿时支棱了,昂着脖子道:“本就是一群酸腐,整日里谈什么朱子言论,还说我朱家就应该认朱子一脉才显清贵。”

“我就是不这么想!我爹是乞丐是和尚咋了?这才厉害呢!”

朱棣说得头头是道。

宋濂面色发青,沉声道:“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四皇子往后且少说些。”

朱棣并不服气。

朱标摸了摸他的脑袋,十二岁的半大少年,性子狂悖到恨不得把天捅破。

“爹还说了,不必像寻常文士那样读书,我们又不考科举。”朱棣梗着脖子,他就不爱听那些。

看着朱标突然黑沉的面色,他也害怕了。

“读书乃修心,心正万事皆成,心性偏了,诸邪侵袭。”朱标回身就找戒尺,突然觉得朱棣被打的轻了,这孩子可是他躺平的根本,一定要懂得为君之道,看老师不顺眼就要诛杀,做事也不周全,这样闹得人尽皆知,对名声有碍,他不惩处都不行。

他一抄起戒尺,刚一抬起来,就见刚才还乖乖跪着的朱棣一个弹跳起身,吱哇乱叫着扭头就跑。

“好哥哥别打啊啊啊啊……”

“娘救命啊啊啊啊啊我哥要揍我啊啊啊啊……”

朱棣哀嚎的声音远了,室内便就剩下宋濂、国琦二人候着。

“宋先生请坐,国琦也坐。”

朱标笑着招呼二人坐下,一旁侍立着的宫女就赶紧上前奉茶。

“四弟顽劣,辛苦先生了。”他虚虚地安抚一句。

宋濂捋着胡子,含笑道:“太子殿下客气了,四皇子至情至性,喜武甚于喜文,老臣虽然在学堂上惩罚于他,但私底下也是极喜爱的,意气风发少年郎,要的就是这份斗志昂扬。”

朱标看着面前的老头,甚至有一种亲切感,以前背过他的课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语文课本上的历史,具象化的呈现在面前,他真有几分激动了,亲自给宋濂倒茶,还笑着道:“先生喝茶。”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他都有资格听一句先生。

宋濂喝着茶,面上的表情就更好了。

“今年科举取士,虽然榜单未出,但老臣猜测,最后出来的结果是江南多才俊,而北方寡啊。”

他叹了口气,有些话不能明说,江南地区乃张士诚的地盘,那里对张士诚多有推崇,至今只闻张姓未闻朱姓。

朱标自然也知道,他沉吟片刻,这才低声道:“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心中略有些想法。”

朱标知道未来,自然知道这一次科举取士,让朱元璋直接取消了科举制度,可见出来的人才非常稀烂,根本不能用的程度,说不定还要捅一堆篓子。

而不知未来的宋濂,考虑的确实另外一个层面。

“各地取士不均衡,导致江南地区关系网盘根错节,时日久了,必然尾大不掉。”宋濂捋着胡子,满脸忧愁。

朱标啜饮一口茶水,挑眉:“我若没有记错,先生也是江南才子?”

宋濂点头:“老臣虽然隶属江南,但老臣得为着朝廷想,为天下臣民想,太子殿下既然有想法,不若说出来听听。”

朱标轻笑,决定装个大的,以指尖沾茶水,在黄花梨的长茶几上,缓缓写下一个字。

“分。”

看着宋濂沉默茫然的眼神,就知道他看了,没懂。

“还请太子殿下赐教,为濂指点迷津。”宋濂起身,躬身作揖,他擅长